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高等农业教育
主办:沈阳农业大学
ISSN:1002-1981
CN:21-1088/G4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期刊分类:农业综合;高等教育
期刊热词:
教育教学管理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碧江川硐街道:在“教育园区”大展蓝图(2)

来源:高等农业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23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2021年,乔华清投资100万元建造了40个大棚,专门种植草莓,基地每年可固定带动八九个人就业,他告诉记者,“浙江人在铜仁做生意的很多,光是种植草莓

2021年,乔华清投资100万元建造了40个大棚,专门种植草莓,基地每年可固定带动八九个人就业,他告诉记者,“浙江人在铜仁做生意的很多,光是种植草莓的就有10多个,足迹遍布碧江、万山、江口、玉屏等地。”

特别是这几年,川硐街道把抓党建促脱贫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作为头等大事,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目前除天生桥社区外,全街道6个村社区均建立“村社合一”集体经济组织,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。

位于川硐街道西南方的板栗园村,距集镇12公里。几年前,这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、交通不便、偏僻荒芜的小山村,村里的许多青壮年为了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。

2017年,苏州昆山与铜仁碧江签订《东西部帮扶协作脱贫攻坚合作协议》,两地政府紧扣组织领导、人才交流、产业合作、园区共建、劳务协作、携手奔小康等内容展开深入合作,与昆山旅游度假区、民宿品牌联盟“乡伴集团树蛙部落”发起打造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项目。

通过探索“合作社主体+公司化运营+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分红”的乡村民宿扶贫模式,由板栗园村集体经济和昆山乡伴公司合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,委托乡伴公司对范木溪精品民宿进行经营管理,板栗园村集体经济公司入股1500万元,经营时间为3年,经营期间所得营利按股分红。

走进范木溪精品民宿项目基地,“三角树屋”藏身于丛林之中,巨型全景天窗一直覆盖到三角屋顶头顶,让人悬浮在树梢上与大自然实现零距离亲密接触。

2020年,项目实现村集体分红18万元,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还获得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“贵州十大特色民宿”名录之一的称号。此外,该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山地农业,种植板栗、金秋梨、油茶等农产品,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路径。

小江口村曾是碧江区8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,辖19个村民组859户2777人。2014年以前,该村还是一个没有任何产业、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124元的贫困山村。

这几年,川硐街道按照“七个有利于”原则,充分立足生态优势,利用山地特质发展特色产业,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、特色鲜明的致富路。

2021年,该村已建成以碧江福柚为主导、其他水果为辅的特色产业体系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4.4万元、实现分红29.36万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,还获得了铜仁市唯一一个贵州省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称号。

“校地联建”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

“我们通过与铜仁学院、铜仁职院等高校开展‘校地联建'工作,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点,强化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。”高猛直言,“川硐特殊区位下的人口构造,让社会治理难度比其他村镇大得多。”

这几年,川硐街道把工业和农业、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、共同发展,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、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。在产业发展带动下,社会治理水平也在逐年提升。

“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,铜仁职院提供养殖、种植以及护理等技术常识,铜仁学院提供文明实践和文艺指导,之前还教大家跳舞、打鼓等。”川硐街道党工委委员、组织(宣传、统战)委员姚茂强说。

村民侯长建10多年来长期养羊,依托政府组建的农业服务中心,发挥教育园区学校专业优势,为养殖搭建技术服务平台。侯长建说:“只要遇到羊生病,学生上门免费提供救助,还耐心给我们传授技术。”

村民田松能现年80岁,常年患有腿脚痛风,因为走路不便,铜仁职院的老师隔三差五就会组织学生上门免费给他做推拿,一做就是好几年。

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,川硐街道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,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,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,让群众享受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
“现在,就算是白天夜晚敞开门,也不用担心丢东西了。”田小龙告诉记者,“人们的收入增加了,社会整体素质也在逐步提升。”

在乡村治理上,川硐街道通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、环境整治、完善村庄监控和布局,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,完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工作模式,把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地落实,构建了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。

同时,每年通过开展平安村社、平安家庭、平安校园等基层创建活动建立联创机制,持续推进“民心党建+X”乡村治理工作,推行“民心党建+村规民约”,探索试行“民心党建+组委会”等典型做法,健全了自治运行体系。


文章来源:《高等农业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gdnyjy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323/589.html


上一篇: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优秀教师“山东省技工教育优
下一篇: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